公司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报申请表中的财务数据应根据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依据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资料进行填写,以下是具体说明:
利润类
营业利润:根据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加上其他收益等计算得出。反映企业增值电信业务的经营盈利情况。
利润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营业外收入如政府补贴、捐赠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如罚款支出、自然灾害损失等。
净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体现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
税收类
纳税总额:填写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实际缴纳的与增值电信业务相关的各种税费总和,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资产负债类
资产总计:填报企业在报告期末拥有的全部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服务器设备、专利技术等资产的价值总和。
负债总计:填写企业在报告期末所承担的全部负债总额,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等负债项目的金额总和。
收入类
营业收入:填写企业在报告年度内通过增值电信业务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服务收费、在线交易手续费、广告收入等。若企业有多种增值电信业务,应分别填写各项业务的收入,并汇总填入 “营业收入” 栏。
电信业务收入:专门指企业从增值电信业务中获得的收入,与营业收入中增值电信业务部分相对应。若企业仅从事增值电信业务,该数据与营业收入一致;若还涉及其他非电信业务,则需准确区分并填写。
成本类
营业成本:填报企业为取得增值电信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如服务器租赁费用、技术研发成本、内容制作成本、人员工资等与业务直接相关的支出。
销售费用:填写企业在销售增值电信业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广告宣传费、业务推广费、销售人员差旅费等。
管理费用:涵盖企业管理和组织增值电信业务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办公场地租金、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设备折旧等。
财务费用:主要记录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等。